还扯得大义,好似自已如何如何似的。
当然,梅相自然不会在这时说些惹人发笑,让李牧元笑话抨击他的大白话来。
他忘不了那时临近晌午的空中大日,是背着李牧元的,照得他头发愈发灰白、显得愈发苍老。
而他,挺直着腰杆,面朝太阳,反倒意气风发、生气蓬勃、中气十足,
“诲人者必先正已。”
末了还唏嘘了句,“庸碌之徒~”
梅相至今记得,自已当日好像是只斗胜了的公鸡,昂首挺胸,徒留李牧元一人在原地。
甚至他偷偷瞧了,李牧元竟然一直呆呆的注视着他的背影,直到他消失在转角处,两人互相见不到彼此。
原来不会有什么感同身受,只会有亲身体会。
他如今看着武安康跪在地上请奏女帝给他兵马背影的神情,是否与当日李牧元相像?
兵马!
好一个兵马!
我们哪里来的兵马!
知不知道,假借抵御朔丹蛮夷的名号,他们才赶在冬日之前,格外召集了一万兵马驻军北地。
如此,算上边军五万,共六万大军。
而如今,李唯自立为大唐皇帝,若李唐复辟,他们武周以何等名义与李唐宣战?
天下百姓阅《论闪电战》知晓正统乃李唐而非武周,
知‘三日大唐神兵破雁门关’,
见大唐皇帝守《论闪电战》之约,分发粮食、赈灾济民后,安能效忠听令?
如今长安城中直属禁军约七千,虽装备精良但用于宫廷防卫。
关内道府兵残存两万……
同时若命王孝杰带精锐援助,还能再凑五千、乃至万人,只是真的有这么长的时间吗?
两万兵马仅足以对抗小范围叛乱,可那李唐皇子称帝当真是叛乱吗?
他带了多少草原兵马,又在雁门关俘获了多少降将?
雁门关一役,两方战损几何?
梅伯温只觉得自已好像是梦醒了。
《论闪电战》那册书卷中的文字,一字一句的映入眼帘,他自已看书时默读段落并解析的声音,重叠在一起嗡嗡作响。
梅伯温下意识的拿起帕子擦着自已的脸,仿佛一刻钟之前就已经擦掉的血渍还在他的脸上滴答着。
——李牧元,你真的死了吗?
他有些茫然的看了圈周围。
他好像与这些人一样,又有些不一样,但也不是没有和他一样的人。
当李唯大军踏破雁门关后,朝堂之中主要的角色,就早已不是该世界所青睐的角儿了。
(作话会补人物图。
或等待先遣兵复制图片然后发送到本段提前辅助观看。
)
梅伯温旁边站着的张柬之早已与特封同平章事的娄师德、大理寺卿崔神基、兵部侍郎卢聿珩、右羽林军将军李多祚商讨出了诸多‘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