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问道:“言律,娘,你们觉得今天的比赛,阿爹他们会全胜吗?”
娘说道:“我觉得不会,拔河是费力的事情,你爹他们的队伍,能获胜一次,就挺不错了。”
言律回道:“沈大丈他们第一局应该消耗掉不少体力,卫大丈他们那边也用尽了全力,我觉得沈大丈所在的队伍,有可能获胜,但不会全胜。”我点点头。
娘和向三娘,王大娘聊天。娘问道:“向三娘,王大娘,你们嫁女那天,装礼金的挎包,是在哪里买的呢?”
王大娘说道:“我的挎包是自己做的。”
向三娘回道:“我的挎包是在启圣院街的‘尹家织锦包铺’买的。”
娘接着问道:“那包用着怎么样?”
向三娘回道:“那包耐用,里面有内衬和隔层,可以装下不少礼金。”
黎柯坐在地上,脱了乌皮靴和袜子,封六丈感慨:“黎柯,你可真不怕冷啊。”
黎柯起身说道:“封六丈,俗话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我要是光脚,下一场比赛,咱们估计就能赢了!”
娘说道:“黎柯,这几天倒春寒,你若是光脚,容易受风寒。”
黎柯说道:“姜大娘,若我赢了比赛,我就把鞋穿上。”两位头戴交脚幞头,身穿青色交领窄袖长衫的街道司官员手拿扫帚,簸箕,向我们走来,他们放下手中的物品,和我们互相作揖。
一位拿着扫帚的街道司官员说道:“郎君,这鞋袜好好的,你竟要扔掉?真是浪费!”
黎柯回道:“官人,我只是希望拔河比赛能赢,所以脱了鞋袜,比赛结束后,我会穿上的。”黎柯说完,把鞋袜放到竹竿旁边。
一位手拿簸箕的官员问道:“孟都水,你不在京师做官了吗?我听人说,今年咱们京师的都水使者,另有其人,三月份上任。”
言律回道:“陈三郎,我仍在汴京任职,官职不是都水使者。”
言律接着介绍说:“陈三郎,何九郎,这位是沈娘子,下月她就是我娘子了。”
陈三郎和何九郎齐声说道:“恭喜恭喜。”
我和言律笑着回道:“谢谢。”
何九郎说道:“孟都水,你真接地气,上一任都水使者,都不记得我们的称呼。”
言律回道:“街道司所有官员,都是我要罩着的人,我自会记得你们的称呼。满大丈年过五旬,人上了年纪,记忆力会变差,若他不记得你们的称呼,还望你们莫见怪。”
陈三郎和何九郎回道:“不见怪。”
程三丈解下腰间的布袋,给阿爹他们手心倒上一些滑石粉。崔三娘敲了一声锣,正在活动筋骨的拔河队员站到麻绳旁边,崔三娘敲了两声锣,大家各自站好。秋云和春桃停止踢毽子。
黎柯自告奋勇地说:“卫大丈,接下来的比赛,请您跟我换个位置吧,我是咱们这次拔河比赛,年龄最小的人,我若站在前头,沈大丈他们的队伍,应该不会‘以大欺小’。”我们忍俊不禁,卫大丈和黎柯换了位置。
双手叉腰的苗翁翁放话:“黎柯,你是属鼠的,我是属狗的,尊敬长辈是咱们的礼节,若你‘倚小卖小’,可别怪苗翁翁在接下来的比赛‘狗拿耗子’了。”
崔三娘敲了三声锣,第二场比赛开始。黎柯一开始站着拉麻绳,后来他后仰着身子,其他人均是站着拔河,双方队伍握紧麻绳,僵持不下,涨红了脸,双脚被冻红的黎柯蹲下身子,封六丈他们其他人也蹲着拔河,阿爹他们半蹲身子,双脚保持弓步的姿势,阿爹他们把麻绳一点点地向后拉。黎柯他们也学着阿爹他们的蹲姿,麻绳一点一点地被他们往回来。这场消耗体力与耐力的比赛,最终是黎柯他们队伍赢了。
他们原地休息。夏御史,程三丈把滑石粉倒在参赛队员的手心。黎柯穿上鞋袜,秋云说道:“清容姐姐,你可以跟我们一起踢毽子吗?我娘,西雁姐姐也要加入。”
“好。”我回道。我们在一旁踢毽子。徐五丈说道:“沈大丈,常九,方才我和谢五丈商量过,咱们下一场比赛,互换位置,也许能获胜!”
“行。”阿爹和常九哥回道。不多时,崔三娘敲了一声锣,我们停止踢毽子,她又敲了两声锣,拔河队员速站好位置,崔三娘敲了三声锣,大家拉紧麻绳,双脚做弓步状,双方队员激烈地把麻绳往自己所在的方向拽,他们经过一番较量,阿爹所在队伍获胜!王大娘给获胜队伍簪花,我,言律和爹娘互相作揖道别。
我们走到“刘家请柬铺子”,我们和店家互相作揖,店家头戴元宝冠,画了“三白妆”,身穿黑色抹胸,白色绣花短褙子,青色裙子,腰上挂着黄色搭膊。店内设有一张屏风,屏风上张贴着各式各样的红色对联。墙上挂着一些小木筐,木框里装着各式各样的纸张,木框下悬挂着小木牌,木牌上刻着对应的纸张的名字。店内摆放一个四尺高的书柜,柜子里放着卷起来的对联,五颜六色的纸袋,红色的“鸿禧”、“囍”、“福”、“寿”字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店家热情招呼:“小娘子,小官人,你们打算买些什么呢?”
我说道:“小娘子,我们要买婚礼用的请柬和喜联。”我仔细观看小木牌,店内有红纸、油纸、竹纸、粉笺、藤纸、羊皮纸、金栗纸、薛涛笺、小灰纸、谢公笺、布头笺、观音纸……
言律说道:“小娘子,我们需要七十份请柬和十副喜联。”
店家拿着“澄心堂纸”的木牌推荐说:“小娘子,小官人,婚礼用的请柬,你们可以选这种纸,纸张厚实,不易洇墨,你们可以感受一下。”说完,店家从小木筐里选出两张红纸,递给我们。我触摸纸张,纸张比较坚固。我和言律依次把纸张放回小木筐内。我们挑选了一些喜联,言律付账后,店家把喜帖和喜联装进一个红色纸袋里,她把纸袋放在书柜上,我们互相作揖道别,言律拿着纸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