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绾认为自己没错,便是不会低头的,遑论去将李洹追回来。她走上前,接过白露手里的食盒,打开后,拿出一个咬了一口。笑道,“姝姐姐找来的厨子就是不一般,这点心做得真好吃。除却嬷嬷做的桂花糕,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点心。”好像为了表明她没有说假话一般,宁绾一连吃了好几块点心。如意公主看着,面上笑眯眯的,心内却直叹气。她清楚,两个都是固执的主儿,谁也不会轻易认错的,自认为没有错,谁也不会听她的话的,便也不说话了。感情这回事,本就是谁爱得多,谁卑微得多。世间最不公平的也是感情。付出十,未必得得到一,怎么能够肖想,付出一得到一。宁绾吃完点心,擦手之际,丹青进来了。对如意公主说,“公主,伯公府派人过来接老夫人来了。”“伯公府接人?”宁绾来了兴趣,“将郑氏接到伯公府去,这样荒唐的事情,祖父同意吗?不是禁了郑氏的足,让郑氏终生不得出院子一步吗?”“谁说不是呢,让娘家人把人接回去,真不像是父亲会做的事。”如意公主应了两句,表明自己也不明白宁国公的用意。想了想,又说,“许是看着郑氏丧子又失女的,心生怜悯了吧。郑氏的一颗心,可全都搭在一双儿女上头的。”宁绾道,“我与姝姐姐一块儿过去看看。”将嫁出去几十年的女子接回接回娘家,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故而,伯公府并没有大张旗鼓的接人,只是派了郑大公子郑瑞和三两个婢女过来。宁绾和如意公主赶过去时,婢女还在为郑氏收拾东西。站在院子里候着的,是郑瑞。如意公主走上前,道,“母亲过去伯公府小住几日,叨扰伯公府了。若有不便之处,还望差人过来告知。”除开必要的话,如意公主多一个字都没有。对郑氏,从来都不是热情的。若不是为了宁昭,只怕连这简短的叮嘱都不会有。“是。”郑瑞却像是把如意公主的话当真了,他给如意公主行了礼,恭敬道,“公主请放心,伯公府的人会将老夫人照顾好的。”宁绾站在如意公主旁侧,微微偏过头,看也不看郑瑞一眼。直到郑瑞给她行礼,说,“见过娘娘。”她才不情不愿的看向郑瑞。这张脸么,无论活多少世,她都会记着的。儒雅的长相,谦逊的做派,要不是前世亲自体会过,她也不相信这会是个衣冠禽兽的。宁绾唇角勾出一个冷冷的笑容,眼皮也懒得抬一下,只随意道,“郑大公子客气。”宁绾的不放在眼里,让郑瑞忍不住多看了她一眼。是抬起头,毫不掩饰的打量。那眼里,深藏眷恋。“兆丰出门许久,归来得晚了。”郑瑞顿了顿,黯然垂眸,接着道,“来不及恭贺娘娘与王爷大喜。”宁绾冷嗤,“郑大公子心里恭贺便是,这份心意,我受了,王爷也受了。”“是,娘娘明白就好。”郑瑞的身子,明显抖了一下。如意公主看着两人间的举止,眉目有些沉了。却也只是抿紧了唇,一个字没说。几人静立在院子里,直到郑氏出来。宁绾的目光,一下子落在了扶着郑氏的那个婢女打扮的女子身上。哪怕是以婢女的身份出现,那女子的腰背也是挺得笔直,两眼望着前方,眉目微抬,好像天底下就没有能入她眼的人。是宁婕一贯的高傲作风。再看郑氏紧紧捏着那女子的手,宁绾几乎可以断定,那就是宁婕。可她却还是觉得意外。毕竟,落入她眼里的宁婕,全然是另一副模样。眉清目秀,樱桃小口,姿色上等,却也只是小家碧玉的清秀而已,全然不复从前美貌。这样的宁婕,这样的长相,她们之间,哪里有半分的相像。是戴了皮囊?宁绾自己便是做过皮囊戴过皮囊的人,宁婕有没有戴,她一眼就能看出来。宁婕根本没有戴皮囊,她现在长的,就是那张脸。就算用了许多消肿的药石,宁婕的脸上还是有未消的浮肿。可见,动刀子的时间就在这一两天。李南说,他留着宁婕有用,那么为宁婕改头换面的便只有李南。可术业有专攻,李南神医妙手,在易容方面,却是不擅长的。他如何能将宁婕彻底换了模样?宁绾还在思忖,宁婕等人已经扶着郑氏走到跟前了。“见过公主,见过王妃娘娘。”几人行礼道。宁绾看着宁婕弯曲的膝盖,以及根本看不出怨恨的眉眼,勾唇笑了笑。看着宁婕,道,“这位姑娘长得真水灵。”郑氏抓着宁婕的手紧了紧,一副生怕宁绾吃了宁婕的防备模样。宁婕倒是淡然处之,还羞赧的笑了,她说,“娘娘天人之姿,如此夸赞奴婢,奴婢愧不敢当。”就连声音,也不是从前的。不过,李南要改变容貌有难度,要改变一个人的声音却是小事一桩。宁绾不在意宁婕的声音。她好奇的,是宁婕的笑容。若是从前的宁婕,必然不会这样笑的。这样的笑容,不仅粲然,还很自然。是的,自然。宁绾也是突然间记起来了宁婕从前那屈指可数的笑容。每次笑,都是皮笑肉不笑。当初只觉得是宁婕高傲,如今想来,宁婕那些时候的笑容似乎有些僵硬。就像……就像是换容时,动刀子那人手艺未到达炉火纯青的境界,没有将容貌做到如常人一样自然。所以,宁婕当初的容貌是假的吗?可宁婕自小便是按照那样的容貌来长的。难道有人竟然有如此的手艺,能在幼儿时候便将人改头换面,让那人的长相随着他的安排而生长吗?那人,会是师父鬼算子吗?宁绾从未见过,也从未听过鬼算子为人改头换面,无从得知鬼算子手艺。可若不是鬼算子,又会是谁?前仇“不知公主与娘娘可还有吩咐?”郑瑞拱手问道。如意公主摇头,郑氏的死活她一点儿也不关心,自是没有吩咐的。如意公主都没有要吩咐的,宁绾就更不可能吩咐什么了。但没有吩咐,不意味着没有话说。宁绾看着跟在郑氏身后的王嬷嬷,笑着道,“嬷嬷当日的恩情,我铭记于心,本想着今日回府为嬷嬷另找了一个好差事,只是嬷嬷要离开国公府,决意侍奉老夫人左右。这样表示衷心的事,我阻拦不得。”宁绾话说了一半,给蒹葭递了个眼色。蒹葭忙捧了一个钱袋去到王嬷嬷跟前。“嬷嬷家中就指望着嬷嬷的月钱过活,多拿些银子在手里总不会错的。”宁绾咳嗽两声,带着欲盖弥彰的意味,“往后,要是嬷嬷的孙儿再生病了,嬷嬷不要客气,直接来找我吧。”众人听得云里雾里。听出宁绾是在感激王嬷嬷,晓得王嬷嬷帮了宁绾的忙,还是因为孙儿生病了需要银两才帮的宁绾的忙,却不知道王嬷嬷帮了宁绾什么大忙。就连王嬷嬷自己也不清楚。但她清楚,这钱袋不是这么好拿的,她接了钱袋,说不准命就没有了。她既然要跟着郑氏走,就凭郑氏和宁绾水火不容的阵势,她再不能和宁绾有牵扯。她撇清关系道,“娘娘是误会了,老奴并未帮娘娘什么忙。无功不受禄,娘娘的馈赠,老奴不敢受。”“无功不受禄,有功也不能没有禄。当日要不是嬷嬷提醒,我便不知道那尼姑庵里有人做鬼,要是没有准备,岂不是要死在里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