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

怪力小说>盛世梦照明 > 第二十五章 新的起点(第3页)

第二十五章 新的起点(第3页)

四十天后春耕春种的大忙结束,世衡临走时,世敦一直叮咛。秋天来时叫嫂子和侄儿耍几个月,大哥你也要耍几个月,让世臣当当家,过了年再回去。然后叫大伯和伯母带短工们来,让他们休息到了过年再回去,伯母很少出门,让她来重庆看看。“

一天重庆知府程必达,听下属说巴县衙门修的金碧辉煌,焕然一新,比重庆府衙门气派。

程知府好像记得自己批复过田知县关于装修的报告,当时没在意,于是找出田知县的报告。原来是一个叫管世敦的移民出的资,于是他轻车简从的到巴县衙门看了一下,果然十分壮丽,田知县肯定拿不出这笔钱,问题是管世敦为什么会出资,这里面到底有什么问题,于是叫衙役去请巴县知县田大人请过来叙话。

一会儿田知县到了。

田大人:“属下参见程大人!”

程大人:“免礼,看座。”

田大人坐后问道:“程大人传唤属下不知何事?”

程大人:“我刚才路过巴县衙门,看见已是焕然一新,很是新奇。故想问问,别无他意。”

田大人:“此事属下呈递过报告,想必程大人还记得,自当今圣上下旨移民填川后,一直无人到巴县插占。一日来了一群人,是贵州绥阳来的,此人在贵州本有田产,一是为响应圣上移民四川的旨意,二是他在绥阳引种包谷和红苕成功。这本是朝廷下令推广的。绥阳经他的努力,加上高知县的推介。很快得到推广。他欲将这两个高产粮食品种介绍到四川,以解决饥民的口粮问题,这很符合朝廷的旨意。于是高大人专门致函本县。希望多给些土地,让他迅速种出大量的包谷和红苕,好让更多的人得到种子,以便推广。于是属下将缙云山下青木关南的几个山头和一些水田让他插占为业,他从贵州调来几百劳力,进行耕种,当年即获丰收,全部转成种子,卖给我县百姓种植,去年亦如此,故这两种高产作物在我县迅速传播开来,解决了很大一部分人的口粮问题,今已播种下去了。”

程大人:“你说的高产,到底是有多高产啊?”

田大人:“包谷亩产平均达千斤,红苕亩产两千到三千斤,我是亲自监督过他收包谷并过称的。大人,稻谷亩产现在巴县最多是四百斤,麦子平均不到两百斤,种两亩坡地的包谷,五口之家的一年的口粮就解决了,百姓有粮食吃了,滋事的自然就少了,因此对他我是持肯定态度的。两年来,卖粮食赚了些钱,看见巴县衙门太破旧,连同江北厅衙门以及弘仁堂,龙兴药业四处一起装修了一下,平均才二百两银子,他出了六百两,以报答本县对他推广包谷、红苕的支持。一个普通百姓能急朝廷之所急,用他自己的方式为稳定我大清江山做出贡献,我认为他是兴我渝州的义士。”

程大人:“对管世敦的此举,我是极为肯定的,像这样的义士,可惜太少了,对他捐资助修衙门,以显我大清威仪我也是赞赏的,田大人赠四民楷模匾以表彰都是对的,我倒真想见见这位兴渝奇人。”

田大人:“管世敦想过,过几年包谷和红苕得到全面的推广,人们的主食得到解决后,这两种作物不再稀奇,由于他经常进城,看到城内水果奇缺,于是想到种植水果,以解决重庆官绅百姓的水果问题,苦于已没有土地,现在要用于推广包谷和红苕,于是我格外批准了几个没人要得荒山头,为尽快产出水果,同意他将青木关缙云山下一带被遗弃的,濒于死亡的果树收集起来,栽在我给他的荒山包上。他派人四处寻找将荒村中,废院旁的果树挖出移栽,至今已将荒山包载满。他修枝,除虫、施肥,用了大量的人力,将这些没人要得果树救活,如今长得郁郁葱葱,作为一片果林也像模像样了。”

程大人:“这事做的很对,没人开发的荒山头,给他就变成重庆官绅百姓的果树林,就变废为宝了。我们就是要大力扶持这种开发大户,这种有经济基础,有影响力,热爱大清,愿为皇上分忧解难的兴渝义士,只要他需要,当地的荒山他要好多,就给好多。”

田大人:“是,大人远见卓识。属下认为,要强国,首先要强农,要强农就是要依靠管世敦这样的人,一顶十,一顶百,一顶千,一顶万,大人,我口说为虚,你眼见为实,不如趁月休,属下陪大人去青木关管家院看看,把夫人也带上。”

程大人:“好哇,我们总不能空起手去吧,总得带点东西嘛!”

田大人:“其实你的礼物有的是,虚实皆有,虚的出你手,实的出你口。”

程大人:“我说田大人,你在让我猜谜呢!”

田大人:“虚的你给他提个门匾送他,让他显赫一下;实的则赏他几个没人插占的荒山头,好像看起来他土地很多,他从贵州招来的一百个长年,人家没有占地,平均起来其实他的土地并不多,程大人你看这个帐可不可以这么算?如果按朝廷规定,每户可占地五十亩,他常年七八百人在此,八五四十,应该是四万亩,现在还不到两万亩,能说他地多吗?“

程大人:“应这么算这笔账,其实我堂堂府尹,在重庆赏点荒地给需要的人,还看别人的眼色吗?就按你收的办,只是这个门匾怎么提呢?”

田大人:“程大人,是不好取,我想应是一个称呼,而不是颂词,比如兴农国手,兴渝义士之类,可慢慢想。”

程大人:“你看什么时候去好呢?”

田大人:“现在春暖花开,可见他七八百人同时耕作这种类似‘千耦其耘’的壮观。如秋后,则可见一片金黄的七八百人的丰收景象,我觉得秋天去有看头一些。”

程大人:“好吧,中秋前后去。”

田大人:“我差点忘了一件事,管世敦也一再表示愿出资请匠人将重庆府衙门和道台衙门也装修一下,只是不敢造次,今年丰收后,趁年休将这两处装修了,以遂他的报效地方的心愿,于观瞻上也更能展现这两府的庄严。”

程大人:“只是时间太紧,只有二十五天。”

田大人:“人手多一些就可在二十三天完工,问题是这二十三天大人一家如何处置?”

程大人:“你们是如何处置的?”

田大人:“当时一共有两拨工匠,要装修四处,我和龙同知就在管世敦家过年,东西放在他父亲管郎中家里,正月十六回来后,衙门大堂也可以处理事务,但后衙未装好,故仍在管郎中家住了一月,直到后衙装修好,才搬回去。”

程大人:“我也这样。又去麻烦管家父子怕不好吧?”

田大人:“管世敦父子既能干又仁义,总之会做出妥善安排的。”

程大人:“好吧,客随主便。”

田大人:“道台那边怎么去说呢?”

程大人:“我去说,如果他们实在不愿意,也不勉强。”

田大人:“就这样吧,如果程大人没有其他什么,属下告退。”

ps:

第一次写文,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哈!一鹤拜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