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来到大街上,开封的街上按行邦分的如瓷器街,各种瓷器琳琅满目,购买者很多。这里还有仿宋代官窑的东西,当然最多的还是均州的钧窑和汝州汝窑的东西,这是河南本地产品。又过了几条街道,这里便是古董街,各种古物摆满家家的货柜。这时,有个人提了一个木箱找老板出售,老板将他引到后堂里面去了,说实在,看的人多,买的人少。正仕见一个三十来岁的人站在柜前专注的看一件青铜鼎,问道:“大哥,有意这件东西呀?”
那人笑了笑:“看看,看看,这么贵那个买的起哟!”
正仕:“大哥,贵贱是次要的,关键在真假。现在造假的不少,就怕买到假货,血本无归。”
中年人:“别的不好说,这件的却是真品,是一件西周中期的东西。”
正仕:“何以见得?”
中年人:“因为有的东西可以作假,有的东西却是做不了假的。比如,这件表面那种绿的发亮的东西没有几千年在地下埋藏是形成不了的。这种叫绿漆古。”
正仕:“看来大哥是古董鉴赏的行家。”
中年人:“我还称不上行家,这要有年龄的积累,我爹搞了几十年,那才真的称得上行家。”
正仕:“大哥原来是古董鉴赏世家,失敬,失敬。”
中年人:“老弟对古董这么专注,莫非也想经营古董,只是这要家有巨资才行。”
正仕:“我不缺巨资,缺的是能识鉴古董的人才,像大哥父子这样的人才。”
芙蓉站在侧边听了很久,说道:“这位大哥能不能借一步说话?”
中年人:“这位夫人是?”
正仕:“这是我夫人。”
中年人:“失敬,夫人有什么吩咐?”
芙蓉:“对面汴京酒楼吃个便饭,不知大哥赏脸不?”
中年人:“萍水相逢,叨扰了。”
正仕:“请。”
大家选一靠窗的桌子坐下。
正仕:“兄弟我姓管,重庆人,大哥贵姓?”
中年人:“免贵,本人亦姓管,本郡人。”
正仕:“五百年前本是一家,大哥能见告名字和贵庚?”
中年人:“本人字时敏,三十有二。”
正仕:“兄弟今年二十六岁,名正仕,河南管氏是大姓。我们重庆管氏祖籍是湖南衡山,并非重庆土著。”
菜上齐,酒斟满,正仕说道:“今天能结识大哥,兄弟十分有幸,为你我兄弟相逢干杯。”
管时敏:“为你我兄弟的缘分干杯。”
芙蓉:“我们想经营古董但又不懂古董,怎么办?我们想与大哥父子合作。由我们出资收购,由大哥父子鉴选,卖出后,大哥提成一分。不知大哥能否考虑?”
管时敏:“经营古董风险很大,再大的行家都有看走眼的时候,事关重大,容我与家父商量再做答复。”
芙蓉:“完全可以,明天中午仍在此喝一杯,不见不散。”
管世敦:“好!明天中午不见不散。”
酒足饭饱,出来各奔东西。
正仕一行,徒步走到一个旧书楼,芙蓉进去向老板有没有《东京梦华录》。
老板:“有,有,只是贵得很。”
芙蓉:“贵得很?有多贵?”
老板:“一百两不减价。”
芙蓉:“宋版吗?拿来看看。”
一会拿来了一函,用蓝布包着,打开看果然是孟元老的宋刻本,遂拿出一百两买下来。
宋代汴梁是切角方形,一个井字形街道把汴梁分成九块,中间那块占地很少,为皇宫大内。
芙蓉首先在北部靠近黄河的地方规划了棉纺织厂的地盘,占地一千二百亩。为了便于开封城百姓买东西,他将汴梁新城设计在开封西门外北行一里的地方,仍为切角方形,边长八里。仍按原汴梁城的格局,中间为一井字形大街,只是将管氏产业集团的建置全放在南面两个十字路口处,其中东十字路口为办事大楼,集管氏集团河南总部、开发银行河南分行及开封工作点,邮传公司,运输公司、游览公司等公司及工作点,峨嵋酒家、开封大旅社;西十字路口为名品汇、洋货、管氏产品三座大商场,其它街道皆为商业街吗,双层双铺面相对用于出租,大井字街的中间约南北五里、东西六里为大型游乐园,中间为南北一长二里、东二宽三里的人工大湖,继续沿用宋代的金明池的名称,各种亭台楼阁,假山水池,各种花坛,点缀其中。几十种香花,万紫千红,各种石榴、海棠、桂花、梅花随处可见,仿当年的瓦子讲评书、唱道情、唱弹词应有尽有,还有演朵要、蹴鞠、耍猴、耍狗的。显然设计成一个休闲的大家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