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婆婆,这么大的湖面要卖出,估计新洲县还作不了主,不如直接找黄州知州去,此人姓龙,叫龙廷伟,我还比较熟。”
刘芳:“行,去黄州找龙廷伟去。”
船顺水而下,到达黄州,明月径直走进大堂,龙廷伟一见明月,说道:
“明月姑娘,找我有事吗?”
明月:“是我婆婆找你,她在门外等着的。”
龙廷伟知道她的婆婆是谁,赶忙跑出来,又打拱,又作揖,说道:“卑职不知上将军驾到,未曾远迎,请恕罪,请上将军一行到大堂落座用茶。”
大家坐定后,龙廷伟说道:“上将军百忙之中驾临蔽洲,定有什么见教。”
刘芳:“龙大人不必客气,我那的有什么见教,我是来与龙大人作一笔买卖。”
龙廷伟:“刘大人取笑了,我家徒四壁,向无产业,从未做过买卖。”
明月:“龙大人,北边张渡湖是谁的?有主人没有?”
龙廷伟:“那个几不管的地方,新洲不要,黄陂不收,顺治爷时还成过劫江水寇的窝子,从没听说过有主人?怎么?少夫人,嫌娘子湖养鱼还不过瘾,想把它买去养鱼?那个湖养不活武昌鱼?? ?p> 明月:“龙大人,卖给我,让我试一下?”
龙廷伟:“刘大人这样说我信,少夫人这样说,万一养不出武昌鱼要我退钱,我钱已缴给你五爷爷了,可退不出来。”
刘芳:“龙大人这也是我的意思,作个价吧!”
龙廷伟:“论湖面少说也有二十万亩,就给五万两吧!”
刘芳:“行,五万两成交。”
芙蓉拿出五万两,龙廷伟写了收据。
接着又拿出五千两说道:“这是送给龙大人的辛苦费。”
刘芳请龙大人及夫人在黄州最好的餐馆共进午餐,然后往回赶。再路过张渡湖时,对这一望无际的湖面说道,明天我们去看刘大人,将几个治渔的渔工和管事叫来仔细看看。
明月:“婆婆,天色还早,不如再下到黄州对面的鄂州,直接进入娘子湖到庄园住下,既看了我太爷爷,明天就约上渔工一道来看了,省事得多。”
刘芳:“这也可以,走!去鄂州。”
天还未黑便住到庄园内院了,大家见了颐养天年的刘汉章,刘芳告诉他:“刘大人,我马上要开发东湖南边的一片山头作武汉三镇官绅百姓游观之所,并在山上林中为你建一栋休闲别墅,到时刘大人两边住,多好。我们也好经常向刘大人请教。”
大家和刘大人一道进晚餐,席间甜酒、白酒皆有,“干杯”之声不绝于耳。
刘芳:“刘大人我又在北边江边上买了座大湖,准备用来养鱼。”
刘汉章:“大湖?好大呦?”
刘芳:“可能有二十万亩吧,大约是娘子湖的三倍。”
刘夫人:“这头看不到那头,怎么养哟?”
刘大人:“夫人,刘芳敢在八十万亩的洞庭湖养鱼,二十万亩对她来讲小菜一碟,这你就不知道了。”
刘芳:“刘大人过奖了。明天我将率这里的渔工去看,商讨怎么养。刘大人有兴趣的话,和夫人一道去看看吧,比东湖还大得多。”
刘夫人:“要得,我也去看看,开开眼界。”
刘大人:“可以。”
第二天起了个早,正赶上九月小阳春,刘芳特别叫卫士在鄂州租了十几匹坐马,打早在湖边等着。辰巳之交船便到了,好宽阔的湖面,大家骑马绕一圈花了三个时辰,渔工们都走得累了,准备回到船上休息吃午饭。在中途遇一个山包,大家登山一望湖面,都说,“什么二十万亩,三十万亩都不止。”芙蓉赶快拿出纸笔勾了个湖面草图。勾完了惊呼:“多像一条龙头高昂,龙身盘曲,前两支龙爪舞动的样子。”大家一看,果然是这样,明月说道:“什么张渡湖,不伦不类,干脆叫盘龙湖,现在湖是我们的了,我们更名了!”
渔工们提出饲养意见:“湖太大,分小格非常困难只能分大格,用楠竹打桩,用纤绳固定。”
在鱼种上选肉嫩、个大的,而且名贵点的,如鲑鱼、鲫鱼、鲢鱼,不娇贵,好养。
在回鄂州的路上大家进行了酝酿,逐渐取得一致的意见,刘芳又有意引导大家谈东湖养殖之争,大家觉得既有四大板块,再隔成十二块就很容易。
明月突然想到可不可以一套人马两边使用,增加劳动量可用增加工资来弥补,这主要是起鱼时,东湖只是设日常管理人员。
当晚明月把这个想法告诉婆婆,得婆婆刘芳的赞同,当晚即与余大管事、李管事、张管事商量此事,他们觉得只要错开时间是完全可以的。
明月崇仲首先在东湖周围贴出招收渔工的告示,宣布东湖已私人购买,任何人不得入湖捕鱼,但作为渔工,条件比较优厚,因此,渔民纷纷变成渔工,组成了日常饲养班子,由娘子湖派出了两人任管事。同时又在武昌府各县和汉阳府各县广招渔工,再由娘子湖派出骨干,加上招收的部分人组成盘龙湖的治渔班子。
首先是清池,用密网反复捕捞,几乎将湖中鱼儿捕完,然后又转入东湖清池,清完后,先在盘龙湖分格,清一色粗而长的大楠竹削尖头端,打入湖底,再用几道双股纤绳互相拉紧,其中缝再装进编好的大篾折,形成一堵可透水但又拦鱼的墙,经过两个月的努力,终于形成左右各六格的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