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不是只能排在他下面?”
县太爷眼睛瞎了吗?
明明他儿子读书更久,学问更深,为什么选毛头小子当案首?
这话,简直说出了许仲的心声。
倾尽全家资源支持的儿子考不过被扫地出门的孙子,若是村里人知道,肯定会看自家笑话。
以前就有人阴阳怪气说自己丢掉西瓜捡芝麻,以后肯定更难听。
深吸一口气,许仲开口,不知道劝慰自己还是劝慰家人。
“没事,这只是第一场考试,决定不了啥。”
“只要擢文能上榜就行。”
“老话不是说笑到最后才是赢家,这还早着呢。”
贾氏深以为然,“你说的对,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现在还不是计较的时候。”
“对了,老头子,咱儿子考了多少名?”
“擢文可能有事耽搁了,还没回来,先别干活,回村打听下消息。”
做出决定后,一家人浩浩荡荡回村。
昂首挺胸,气势磅礴。
见状,村里人误以为许擢文中榜。
“仲叔,你家擢文今年也考上了?”
“多少名?”
“今年咱们村两人上榜,双喜临门,族长肯定乐疯了。”
许仲故作矜持地摆摆手后,抿着笑解释,“应该中了。”
“那孩子有事忙,现在还没回来。”
“正好今天地里活不忙,我准备去向几位报信的孩子问下什么情况。”
“如果孩子争气名次高,怎么说也得庆祝庆祝。”
名次再高能高过案首?
杏花村的人腹诽不已,但是碍于许擢文,也没人敢不识趣地说这些。
“是该庆祝。”
“仲叔的福气还在后面呢。”
“儿孙出息,家宅也兴旺。”
“等擢文考到功名,你和婶子等着享清福就行了。”
花花轿子人抬人,一方有意讨好,一方想拉近关系。
气氛和谐,说说笑笑间,已经到了老宅。
到了门前,许仲整理衣服,清清喉咙,挺直脊背问出声,“景之,我且问你,我儿擢文这次县试名次几何?”
许擢文名次?
一群人面面相觑,全都懵逼。
良久,察觉无人应答的顾海宁弱弱开口,“五十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