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想着,林子阳便冲姚书记道,“书记,如果真的问我想要什么样的奖励,我希望县里能拨款,给我们胡家湾生产队建立一所小学。
我们大队的孩子不少,但是大队却没有小学,这儿的学生上学很不方便,最近的小学在十几里路开外,甚至还需要翻山。
天气好的时候倒是没什么,天气不好的时候上学十分苦难。
如果大队就有一所小学的话,孩子们上学得方便不少。”
听到林子阳说的话,大队的人都感动得泪眼汪汪。
其实这么好的机会,换做别人肯定是在姚书记面前给自已争取好处了。
结果林子阳却放着这么好的机会,帮着大队争取建一座小学。
此时最为感动的自然是胡长平。
作为生产队的大队长,他最关心的便是大队的各种事项。
大队没有小学,孩子们上学困难也一直是胡长平忧心的事情。
之前胡长平去找过公社,希望公社那边能给他们生产队拨钱来修小学。
可胡长平在公社的书记跟前都哭了好几回了,公社的书记硬是没同意。
也不是公社的书记针对他们胡家湾生产队,不愿意给他们钱建小学。
而是现在公社也穷得很,建一所小学得不少钱,而且还涉及到老师的工资问题,都是走公社财政的。
要是公社的书记那么容易同意,整个公社各个生产队都得来他跟前哭着让他拨款建小学了。
胡长平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已没机会在公社的书记面前争取给大队建一所小学,倒是林子阳这小子有机会帮着在县里书记面前争取到。
这事儿要是真成了,胡长平觉得自已必须代替所有的队员们好好感谢一下林子阳。
毕竟一旦胡家湾生产队有了小学,大队的孩子就能少受罪不少,尤其是极端天气的时候,家长再也不用担心孩子上学路上遇到危险了。
帮助了孩子,那就是帮助了大队的每家每户,作为受惠者,大家必须感谢林子阳。
事实上,林子阳可没队员们和胡长平想的那么高尚。
他申请建学校,可不全为了孩子们,也是为了陆晓雪那丫头。
大队的农活儿比较繁重,不适合娇滴滴的女孩子去做,林子阳很想让陆晓雪干一份轻松的工作。
农村比较轻松的工作,无非就是大队干部和记分员了。
但陆晓雪太年轻,又是个女同志,想要得到这些工作太难了。
如果他能帮大队申请建一所小学,那到时候就可以给陆晓雪在学校里安排一份工作,相信队员们对此都不会有意见。
加上陆晓雪是大队文化程度最高的本地姑娘,让她去小学当老师,也是合情合理,没人能挑理说事。
比之在田地里干活儿,去小学当老师,肯定轻松太多了。
而且当老师还有能工资拿。
姚书记听到林子阳的请求,也是微微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