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三人走到了城门。
出城要比进城容易许多,除了饮问头上厚重的围帽引起稍稍关注外,几人皆是很顺利出了城门。
站在城门外,这也是几人分别的时候。饮问站在渚风的身后,同他一样面对着简云溪。
忽然,简云溪上前一步,道:“你还没告诉我该怎么找你呢!”
饮问看渚风一眼,渚风很自然的再次后退两步,去看来往的人群,算是回避。
见渚风后退,饮问才稍稍上前一步,但也是很微小的一步,甚至不及简云溪的半步!他犹豫半晌,说出一个名字,“百尺巷,把酒茶馆。我会时常在那。”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简云溪听着便是如此。
人的记忆都是有限的,她也是。虽然过目不忘,百书在脑,她也是真的不愿把好记忆浪费在记这些上。但百尺巷不一样,虽然对她来说早已过了三年,但这个名字仍是想起便触动一番。
百尺巷是什么地方?不远,就在宛平城内,且还是宛平城的一大特色。不是因为一些有意义的建筑或风俗,也不是有所谓的娱乐场所。它就是一个普通的民宿,特点也很一般、很名副其实——百尺巷百尺巷,巷长几百尺。
当然,这都不是最特别的。特别的是,百尺巷离千尺恰好就差了那么整一百尺,这也算是一个奇迹了。
且百尺巷内有一个习俗,每到元宵节的时候,巷内家家户户会拿出自己做的元宵,在下面当街售卖。这时候,大家就可以一家一家地吃,毫不意外的是,大家对谁家的元宵最美味,谁家的最败味也有个大致的了解。
说白了,就是一场元宵比试,输了的人虽没什么损失,但面子却是丢尽了的。此外,这里还会争相挂上格式灯笼等工艺品,也算是美中一景了。
但这些都不是让简云溪记着它的原因。
还是一年的元宵节,还是十几岁的简云溪。她曾在这很孤独地看着每人每景,然后被婆婆拉去吃甜软的元宵;也是在这,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青年站在她面前,说出以后我来保护你这样的话。
简云溪抬头,笑答:“百尺巷的把酒茶馆是吗?我记住了!”
百尺巷内有一个茶馆,名字起得最是特别。虽是茶馆,却起个把酒的名字,总让一些不知缘由的人当做酒馆进去喝酒,闹出一些笑话。当然,这是是茶馆的一大笑谈。
饮问似也有些触动,但该说的说完他也该离开了。但没有成功,低头一看,才发现简云溪拽住了他的袖子。
“……”
简云溪坚持道:“我虽然不知道你过去发生了什么,忍受了什么样的苦楚。但是,真的没什么是过不去的!”她小心指着饮问脸上的伤,道:“只要你好好看医,好好吃药,它真的会淡化甚至消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