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了,真要有所保留的话,哪些人该留下?哪些人该去送死呢?
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只要有一个人向后退了,那么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往后退。
好不容易鼓舞起来的军心士气也会彻底崩溃。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里的“人”不单纯指人口,更多的是指人心。
人心向背,足以左右历史的走向。
如果国府不能支撑住这一场关乎颜面的战争,那么国府的人心也将彻底的崩散,再无聚拢起来的可能。
所以说,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人敢于说要保存自己实力的话,校长阁下也是将自己的嫡系精锐摆在最前面,以身作则。
如果说淞沪会战校长阁下还像以前那样,让地方军、杂牌军顶在前面,自己的中央军却躲在后面捡漏的话,淞沪会战又怎么可能坚持这么久。
而到了淞沪会战的中后期,又怎么会有川军、湘军、桂军等地方军队跋涉千里赶去支援的景象出现?
真以为校长阁下能够随意调动那些地方军阀吗?
作为后人,自然可以站在历史长河上对着远去的波澜壮阔指点迷津。
可是真正置身于波涛之中,才会明白这里面的身不由己。
思绪流转之间,路锋走到了振华武馆的门口。
第一眼,路锋就注意到了门口的大群学生们。此时的他们似乎正在为一场宣传做着准备,他们的身边是一大堆类似传单、横幅之类的宣传物料。
那一句“勿让今日之冰城,变成明日之上海”已然成为和“抗日救亡,人人有责”一般的标语,被学生们给写在了横幅上面。
看着这群青春激昂的学生们,路锋的心情一下就好了不少。
“马先生。”
人群中的段海平表情复杂的和路锋打了个招呼。
自从路锋和王亚桥他们接触过后,段海平也知道那位神秘的“路先生”竟然就是眼前人后,他依旧有些难以置信。
“段社长,这些传单都印好了?”
路锋淡然的和段海平点点头,随口问道。
段海平也是收起杂念,点头道:
“差不多了,还剩下最后一点,大家正在加紧赶印出来。”
自从“七七事变”发生后,段海平就在用宣传社的印刷机印刷抗日传单,现如今这里更是成为了抗日宣传组织的一个物料供应点。
这也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学生在这里的缘故。
“行,段社长你接着忙,那我先进去了。”
“好的。”
告别段海平,路锋朝着武馆里面走了进去,他今天并不是找段海平来的,而是金山找有事要找他。
因为战争的临近,武馆的学员们也没剩下几个,路锋从空旷的院子走进内堂,见到了正在和人谈话的金山找。
让路锋有些意外的是,那个和金山找谈话的人他认识。
张仁杰。
这个写日记的坑货在被国党关押半年多以后,终于是因为两党合作的原因而被释放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