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养了十几只母鸡,每天光追着鸡屁股捡鸡蛋都要花上小半时辰。
日积月累,谢家的鸡蛋压根吃不完,除了每月赶集卖出大半,剩下的,王氏毫不吝啬的搬出来放到桌上添盘菜。
今晚桌上的那盘槐花炒鸡蛋深得大孙子的喜爱,祥哥儿揉着小肚子直打嗝,往王氏怀里一滚,一个劲的夸赞王氏炒菜好吃。
四岁的贤哥儿埋头吃的欢,油滋滋的小嘴鼓鼓的,挥舞着小手要杨氏帮着夹这夹那。
莲姐儿今年已满十一岁,王氏和杨氏最近正偷偷的帮她相看人家,媒婆第一眼瞧得是女方的皮子,因此王氏便停了莲姐儿外出打猪草的活,捂在家里好几个月,皮肤才稍稍的白了一点,除此之外,杨氏还手把手的教导女儿规矩,如今看来大有成效,莲姐儿举手投足尤为雅静。
莲姐儿吃饭时小口小口的,吃上一两口菜后,一双好看的杏眸不由自主的弯了弯。
谢长义望着小辈们吃的开心,想起尚且呆在铺子里没回来的长子,便转头交代王氏准备些槐花炭,到时候他送给孝哥儿,让他也尝尝。
王氏点头,说她还准备腌制几罐槐花咸菜,到时候让他一并带过去。
说的说的,话题转到谢行俭的身上,谢长义问他何时动身去府城。
谢行俭咽下嘴里的酸槐花,回他爹的话,“后日就要出发了,到那还要排队拿文籍,耽误不得。”
喝了口蔬菜汤,谢行俭接着道,“我这次回来就不去私塾了,夫子说在家温书便是,等后日去了府城再与夫子汇合。”
第24章【24】一更
四月十一,风和日丽。
因为从林水村到府城赶牛车要一天半的功夫,中途还要在外面住一晚,而且到了府城他们还要去现场确认文籍,因此谢行俭和韩夫子商量后,决定和赵广慎提前几天过去。
途径县城时,谢长义将牛车拐进了主街,停靠在谢行孝的铺子前。
谢行俭帮着他爹把车棚后罩的背篓小心翼翼的挪出来,背篓里整整齐齐的码着六个黑罐子,里面盛着全是槐花做的吃食,两罐蜂蜜槐花酱,两罐烘炒槐花炭,另外两罐是粗盐腌制的酸辣槐花凉菜。
全部都是他娘这两天脚不沾地赶出来的,新鲜的很,这会子天气温度不太高,这些菜用菜罐密封好,能一直吃到夏天。
谢长义没在铺子里耽搁时间,送了背篓后就转身架着车继续赶路。
走到天黑,因周围没看到能住宿的客栈,谢长义和赵高头便在附近打听了一圈,最终决定在旁边的庄户人家借宿一晚。
天一亮,四人起床继续赶路,临近中午的时候,他们的牛车终于驶进府城。
这回来府城,除了陪谢行俭和赵广慎考试,两个大人都还有其他任务,起码要在府城呆上十几天,期间正好能等到府试放榜,因此他们四人商量一番后,决定在府城租个一进的空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