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月儿抬起了头,对上一双火眼金睛,那眼睛似能将人看个通透。
只见坐于书案后面的包大人,面色确实较黑,可眉间并不像电视上演的那样带个月牙,且身材略胖,稍稍带了些络腮胡子,整个人十分严肃,不像爱开玩笑的。
月儿打量包大人的同时,包大人也在打量着她。
包大人捋一捋胡须,对着公孙先生点了点头。
“大人,学生说的可是有错?”公孙先生说道。
包大人摆了摆手,对柳月儿露出赞赏之色,“柳姑娘,你此次前来的目的本府已经知晓,本府刚刚已经与公孙先生商议过,可以帮你,毕竟你爷爷与本府也是挚友。”
月儿怔住,包大人怎么会知道我此次前来的目的,他会读心术?她疑问的看向展昭,展昭微笑的望了望公孙先生。
她顿然明白,定是这位天文地理无所不通的公孙先生,将她意图揣测,并说与了包大人听。
再想想也不奇怪,若不是因为极其重要的事情,她又怎会站在府衙外面自报家门透露身世?
人家都说公孙策是个半仙,果然名不虚传。
月儿赶忙向两位施礼,“柳月儿多谢包大人与公孙先生。”
公孙先生笑眯眯的说道,“柳姑娘,有些事情不是我们不愿查,而是差不得,断案要讲究证据,人证物证俱在,便可下了结论。
可有时,明明知道是一冤案,却苦于没有任何证据,即便包大人有再大的官衔,也不能凭借一面之词做了结。
但倘若,这件事柳姑娘愿意亲身查探,那便简单很多,毕竟有些身份,你比我们更合适。”
月儿点头,这个道理她懂,就算是二十一世纪要治一个人的罪,也必须讲究人证物证。并且在科学那么发达的时代,依旧有一些错案冤案或者无头公案,更何况是在这科技落后的古代。
而作为包大人和公孙先生,能够凭借一腔热血,刚正不阿,查出那么多冤案大案已实属不易,她又怎么能要求人家面面俱到呢?
当年,她的灵魂穿越到五岁的柳月儿身上,可她的心智是成人,那时她便觉得奇怪,柳月儿的爷爷是三朝元老柳太尉,外公是骠骑大将军张志初,柳家和张家为官多年,在朝中枝大叶茂,根深蒂固,说句不好听的,怕是连当今皇上都不能轻易灭了柳家的门,这么显赫的身家怎么能被灭了门?
并且,她有感觉,这背后的人,定会将罪恶的事情持续进程。莫不是隐藏着巨大的黑手?是当年的蒙面锦衣男子么?会不会是隐匿在暗处即将谋反大宋的黑暗皇朝?
五岁那年她只见到那蒙面人的身形,昏暗的光线下根本看不清那人的眼睛,那人究竟是谁?他的目的又为何?柳家又怎么得罪他们?
柳家和沈易莲的案子,定是没有表面上的那么简单,迷雾越来越浓,理不清任何头绪,将她的思绪紧紧遮挡。
不过,既然包大人和公孙先生肯帮忙,那事情定会好办很多。
月儿收回思绪,“月儿明白,月儿愿意听取包大人和公孙先生的教诲和建议。”
公孙先生与包大人相视而笑,露出赞赏的表情。
公孙先生捋了捋胡须,“柳姑娘须用原本的身份面对世人。”
“自然可以。”月儿答应。
公孙先生又微微蹙了眉头,似乎又有了顾虑,“若你恢复了柳月儿的身份,那你便是镇国将军的发妻,你可有想过?”
月儿怔住,怎么把这茬忘了?若她是柳月儿,他就是沈让的妻,她就必会回到沈让的身边,那么她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若是顺利倒也没什么,但倘若不顺,沈让的一家大小便会被牵扯进来。她又怎么能让他遭受无辜牵连?
公孙先生问出此话,定也是有了这一层的顾虑,故此征求她的意见。
月儿握了握拳头,咬了咬下嘴唇,做了决定,“包大人、公孙先生、展哥哥,月儿还有一个身份,不知当讲不当讲?”
包大人一双明亮的眸子闪出肯定。
公孙先生点头。
“月儿曾经与沈将军成亲那晚掉入地陷大坑,后被人救出时失去记忆,而救月儿那人是正在外游历的契丹二皇子,耶律宝信奴。
月儿那时已经失忆不知自己是谁,二皇子看月儿可怜便带在身边照顾,并取名为耶律阿里。后来因为日久生情,耶律阿里便成了契丹的二皇妃。
但二皇子体弱一直不好,没过两年便不久撒手人寰,至此,耶律阿里也就成了被人骂做‘扫把星’的寡妇。
耶律阿里失去二皇子,心中伤痛不已,脑子也受到了刺激,偏巧便恢复了记忆,最终决定回到大宋寻找亲人。”
她一席话说完,书房内三个男人被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