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占领婆罗洲,只要不损害阿拉木丁的利益,他也不会反对。但是他绝对不能容忍英国人支持奥马尔,要是奥马尔在英国人帮助下战胜卫忠华,阿拉木丁也将死无葬身之地,谁叫他是奥马尔的杀父仇人。
要是英国人知道阿拉木丁这样的想法,绝对不会派奥马尔来招降。
经过阿拉木丁手下劝说,马来士兵才知道眼前是&ldo;叛徒&rdo;,是马来人的&ldo;背叛者&rdo;,他们就不管奥马尔士兵怎么喊叫,专心做好备战工作。
为了避免类似事件再发生,卫忠华将原来马来军官都集中起来带走,把阿拉木丁手下派遣下去,接替基层指挥任务。
新任的军官都是阿拉木丁的亲卫,他们忠诚于阿拉木丁。卫忠华原先不想用着些人,还要防备他们,此时不一样,他只要控制阿拉木丁,这些人就在他手掌心中。
随着新任军官到位,马来军骚乱慢慢平息。
不仅仅奥马尔知道阵前招降失效,在指挥部的科若克也看出招降失效,在不能轻松解决战事,他就用强攻来解决独立军的防御,于是他命令奥马尔带着5000马来士兵,往前进攻。
奥马尔看到眼前的阵地,已经七零八落,没有一个地方有平整的土地,先前的战壕,也都被火炮摧毁,到处都是掀翻的底土,还有大量尸体的零部件,他信心十足,以为阵地上的独立军不多,就命令士兵往前冲。
指挥部里的曾荣添看到5000马来士兵一哄而上,兴奋代替了紧张,这一次被英军火炮炸死了2000多人,他就憋着一口气,就想用眼前的马来人来出气。
在曾荣添指挥下,独立军直到马来人进入100米内才开枪,刚开始是火枪射击,奥马尔看到火枪并不密集,催促士兵快速前进。马来士兵冒着&ldo;砰&rdo;&ldo;砰&rdo;的枪声前进,他们以为只要过了这百米,就可以消灭不多的独立军。
看到敌人距离阵地只有50米,曾荣添下令开动所有火力,对奥马尔的士兵射击。在&ldo;砰砰&rdo;的枪声中,进攻的马来士兵成片倒下;在&ldo;嗒嗒&rdo;的机枪声中,这阵地前50米区域成为马来士兵的坟墓。
曾荣添手下绝大部分都是马来人,他们训练没有多久,射击准度不高,为了有效消灭敌人,曾荣添决定放近距离打。
奥马尔士兵没有想到对面阵地一下子冒出来这么多人,在他们的惊愕中,前面的士兵都去阎罗王府报到。
奥马尔所带领的这支马来军并不是一个单独的马来部落士兵,而是由好几个小部落组成,这支士兵在科若克军中算是最差的军队之一,火枪没有几支,多使用弓箭。他们看到前面的士兵成片成片倒下,后面的士兵看了就怕起来,习惯地往后退缩。
在指挥部的科若克没想到:被这么猛烈地火炮炸平了阵地,独立军还有那么多人,特别是机枪对于马来人来说绝对是催命鬼。
科若克开始怀疑火炮的威力,阵地都变成这样子,独立军依然能够生存下来,他不明白为什么?在这时候,要么继续炮击,要么用人命来填补。科若克选择后者,准备增加马来士兵往前攻击。
科若克要增派攻击士兵时,听到奥马尔士兵自作主意撤回来,他马上命令奥马尔继续带着士兵上前攻击。
看见奥马尔部转头进攻,科若克又命令另外一支5000马来军跟随前进。
奥马尔进攻失败,他的士兵不足一半,只剩下2000多点。这些士兵接到进攻命令后,前进的速度很慢,他们不再像上次那样一哄而上,而是躲躲闪闪。
曾荣添看到这群已经没胆的敌人,心里越加轻松,和周边的人员有说有笑,全然没有先前的紧张。
再慢的进攻也有到达射程的时候,看到奥马尔部进入射程,曾荣添下令射击,这次没有用机枪,只用步枪射击。即便如此,在死亡1000多人后,被打寒的马来士兵看到进攻无望,又转头撤退。
奥马尔也觉得他手下不足1000人,应该先休整下,让后面的士兵接替他攻打一会儿。
奥马尔的士兵一回撤,跟随他身后的5000士兵也跟着回撤。后续领军的马来苏丹很聪明,故意跟在奥马尔部后面,慢慢后撤,独立军没出来追击,他没必要撤退那么急。
科若克听到进攻的士兵又回撤,非常生气,就调查是谁下令撤退。
奥马尔部的士兵都说是奥马尔下令。看到这些士兵将责任推到他身上,气得火气大冒的奥马尔说:&ldo;我什么时候命令你们后退?&rdo;
那些官兵说:&ldo;没有你的命令,我们怎么敢撤退?&rdo;
奥马尔的委屈还不止这个,紧跟着他后撤的那支马来苏丹,也指着奥马尔说:&ldo;没错,我们听得清清楚楚,就是你下命令,我们才会跟着后退。&rdo;
这么多人都指着奥马尔说,科若克下令把奥马尔抓起来,直接枪毙。
阵前招降失败,奥马尔已经失去任何作用,看见这些马来军官都把责任推给奥马尔,心知肚明的科若克也想用奥马尔的头颅,来警告畏战的马来人,他警告下次要是不勇敢作战,再随便撤退,他们就是下一个奥马尔。
一声枪响,不甘愿的奥马尔倒在血泊中。
第103章步炮相结合
更新时间2013-4-1618:28:36字数:2872
科若克击毙奥马尔后,下令马来士兵继续向前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