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情况就是,这些农村孩子大多都是农村户口,他们一旦毕业考不上大学,或者考不上中专技校,那就是要回家做农活的。不像城市户口的孩子,即使考不上学,还可以参加城市的招工。
这些农村的娃儿们自小就守着那一分黄土,他们想从黄土里走出去,除了上学然后分配工作,其他的没有出路。
所以,在初中毕业考试的选择上,农村的孩子大多都会选择去考中专,因为中专读完,国家会分配工作。而考了高中,以后能不能考上大学还要两说。
所以,大部分的孩子都会选择中专这条路,为的就是以后的工作,可以彻底的从黄土地里走出来。
而中专考试中,师范学校又是最热门的。
学校里就有一个传统,最后一次统考,你要考进前两百名,学校才会让你报考中专,否则,就只能考高中或者技校。
二福听到四福的话后,他就觉得不太好,因为四福的话里,太在意这次考进前两百名这件事了,他赶紧放下筷子问:&ldo;你说你考进前两百了,是什么意思?&rdo;
四福抬头看一眼二福:&ldo;没什么意思,就是说我可以报考中专了。&rdo;
&ldo;你要读中专?&rdo;二福问道。
&ldo;是,我要读中专,考中专。&rdo;四福说。
&ldo;你为什么不考高中,然后去上大学?&rdo;二福看着四福,&ldo;大福三福他们都读了高中上大学,你为什么不想去?&rdo;
四福摇摇头,&ldo;我不想离开家。&rdo;
二福十分惊讶的看向四福,&ldo;怎么会?你在想什么啊四福。&rdo;
四福就说:&ldo;不是,二哥,其实应该说是咱们家的想法和别人都不一样,别人家都是让考中专的,因为上完四年中专就可以参加工作了,国家是分配工作的。只有咱们家,咱妈一直都是让我们去读高中,考大学。&rdo;
二福立刻说:&ldo;不行,这样吧,你明天请个假,不,今天下午就请假。&rdo;
&ldo;请假干什么?&rdo;四福看着二福问。
二福低头赶紧吃面条,一边往嘴里塞一边说:&ldo;请假我带你去市里,看看咱妈的大学是什么样的。如果还不行,我带你去帝都,你去看看你三姐的大学,她的校园更大。&rdo;
四福吃了一个水煎包,正色道:&ldo;我去过咱妈的校园,三姐的我不用去也能想象到是什么样的。&rdo;
&ldo;那你都见过,也都知道,为什么不想上大学?&rdo;二福不明白的看着四福,&ldo;外面的城市可好了,四福,真的,只要你走出去,你就能发现,外面比咱们县好多了,你还有机会,为什么要选择留在这里?&rdo;
&ldo;二哥。&rdo;四福说:&ldo;外面再好,我也不喜欢。那里不是我的家。&rdo;
&ldo;你是不是傻?&rdo;四福有点着急了,&ldo;你以后结了婚,家安在哪里,哪里就是你的家!&rdo;
四福却说:&ldo;我在县里读了两年初中,平时也会去市里咱妈家,但是我最喜欢的依然是打渔张,不管你怎么说,我都要上中专,然后回去。&rdo;
&ldo;回哪?打渔张?&rdo;二福瞪着四福问。
&ldo;嗯,回打渔张。&rdo;四福说。
&ldo;你回去干什么,种地?你既然要种地,为什么还要读初中,怎么不直接去种地啊。&rdo;
&ldo;二哥,你这话说的不对。&rdo;四福道,&ldo;你在工厂,你们工厂也有不是技校毕业的,为什么你偏去读了技校,又进的厂,为什么你这么年轻就当上了官,还不是因为你有知识。&rdo;
&ldo;二哥,咱妈说的话没错,她说知识改变命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觉得以后就算是种地,也是要有学问要有知识的。而且我说要回去,也没说一定是会去种地。&rdo;
&ldo;那你回去做什么?&rdo;二福问。
&ldo;我想考师范,回打渔张当老师。&rdo;
四福说完又继续道:&ldo;当然,刚刚你一说,我又有了新想法,我可以去学农业,然后回家种地。&rdo;
&ldo;狗屁!&rdo;二福一口面条差点喷出来,看着四福说:&ldo;你给我回去乖乖学习,不许报考中专,要考高中,然后去读大学。&rdo;
四福一直是家里最听话的,也是最乖最不给惹事的,可这一次他却下了决心,他看着二福说:&ldo;二哥,你别生气,先吃饭吧。我自己的事自己会做决定。&rdo;
&ldo;你那么小你做个屁的决定!你才初中毕业,你懂什么啊。&rdo;二福道。
四福倒是不生气,也不激动,就坐在那里慢条斯理的吃饭,怼了二福一句:&ldo;二哥,你当时不也是初中毕业,咱妈让你考高中,你一定要读技校。&rdo;
二福突然被说的愣住了,他呆呆的看着四福,没想到自己这个最小的弟弟,竟然这么有主意。
四福又说:&ldo;你当时坚决要读技校,还把咱妈说服了。为什么你那时候就可以,我就不可以。我也有我自己的想法,我会按着我的想法做。&rdo;
四福说完,低下头就开始吃饭。
两个人头对着头吃饭,后面再也没说半句话。
等吃过了饭,二福送四福回了学校,又要给四福钱,四福没有要,说他还有,不需要。
二福气呼呼的,心想不要就不要,转身要走时,四福已经先进校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