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菲儿呵呵笑道:&ldo;我只是运气比较好罢了。楚大哥休要再笑话我了。&rdo;虽然嘴上这么说着,但是心里却又想起了那天梦中的黄衣老人,心道:难道我真的要做第二个武则天?天啊……太可笑了!我只需要一个能真正爱我,疼我的男人就足够了。要是我真的成了武则天,要面对&ldo;天下苍生&rdo;和&ldo;美男&rdo;的抉择,我会选择哪一样呢?呵呵……
楚天昭见杨菲儿如此说,就没有再多言。两人各怀心思,骑马缓缓向西行去。
〓〓〓〓〓〓〓〓〓〓〓〓〓〓〓〓〓〓〓〓〓〓〓〓〓〓〓〓〓〓〓〓
阙七十九:要塞险关
!
〓〓〓〓〓〓〓〓〓〓〓〓〓〓〓〓〓〓〓〓〓〓〓〓〓〓〓〓〓〓〓〓
一路上,除了晚上会找客栈投宿之外,白天都是马不停蹄地赶路。有的时候,到了人烟稀少的地方,就停在路边休息,到了人多的地方,就买足食物,备足水,然后接着上路。
西北的地势不同于东南方,所以村落城市的分布自然也大大不一样。东部,比如扬州大多都是平原之地,民宅客栈鳞次栉比,而甘肃则不一样,有的时候就算走上一天一夜,也未必能见上炊烟升起。就算偶尔有个村落,也只是三四户人家。不过,西北的民风很好,也很热情好客,可能是从此路过的人本来就比较少吧,他们对杨菲儿他们都非常热情,经常送水送粮于他们。尽管近年来水灾连连,但是这一带的百姓离黄河较远,加之他们自己又是自给自足,也算是生活无忧了吧。
大约过了四天,他们终于到了目的地‐‐兰州府。正当他们兴高采烈地去拜访镇西王朱常沐的时候,却得到了一个大家都愿知道的消息:镇西王并不在兰州。
杨菲儿说他们是镇西王的朋友,有事来想他求助。
王府的管家见杨菲儿等人诚恳,便说:&ldo;你们来的真不是时候,王爷已经去嘉峪关守城去了。&rdo;
楚天昭问道:&ldo;边关有事发生吗?&rdo;
管家说道:&ldo;看来你们还真是不知道。你们来的路上是不是已经看见有许多流民了啊?&rdo;
&ldo;是啊,听说是黄河决堤,淹没了许多房屋田地。&rdo;杨菲儿说道。
&ldo;北边的瓦剌听说我们这又发洪水了,觉得有机可趁,便派兵攻打嘉峪关。文书八百里紧急传到王爷这,王爷看完之后就上马去嘉峪关了。&rdo;
楚天昭问道:&ldo;那甘肃那么多难民,他就不管了吗?&rdo;
管家叹道:&ldo;哪能管那么多啊。这黄河每过几年都要来一次洪水,这是天理循环。王爷将多年来屯下的粮食,一半拨给了难民,一半拉到嘉峪关前线去了。接下来,就要百姓自己了,我们也没有办法。王爷说,现在是国难,两者不能兼顾,应该先将瓦剌击退,然后再想办法救援难民。不然,嘉峪关要是被瓦剌攻破了,百姓的日子就更加苦了。&rdo;
楚天昭有点生气道:&ldo;他不会向附近的府君借一些粮食吗?还有,黄河还在继续泛滥,如果可以加以堵塞或疏导,不是可以减轻灾情了嘛?&rdo;
管家闻言怒道:&ldo;你是何人?竟敢质问我家王爷?&rdo;
杨菲儿打圆场道:&ldo;这位大伯请勿见怪,我大哥因为见到百姓如此困苦,而不见官府援助,所以言语有些过激,希望你能原谅。&rdo;
&ldo;哎……不怪他。王爷已经向周围的府君全借遍了,可是他们却说他们的府君也遭到了洪水,没有多余的粮草借过我们。何况,朝廷没有文书和圣旨下来,他们也不敢擅自借粮。&rdo;忠臣出忠仆,这位管家也是个有良知的人。
杨菲儿说道:&ldo;大伯,从这到嘉峪关,需要多少时间呢?&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