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这往日里面白无须的中官,现今已经晒成了古铜色。
除了声音还有些阴柔之外,王廉竟然与寻常老农并无两样
。。
“王公公,你说这红薯……当真有那么好?”
李树根难以置信的看着面前——一堆堆和水草没有两样的藤蔓。
纵然他已经问过了三遍,王公公已经很肯定的回答了他三遍。
然而,李树根还是觉得小王公公说的有些不靠谱。
这世间哪有亩产万斤的作物哟!
这不是在骗人!??
李树根不敢说皇帝陛下在骗人——必然是有人蒙骗了皇帝陛下!
咱老百姓,刚出了月泊(满月),就被父母背着上地干活了。
咱小百姓啊,谁不是在田间地头学会的翻爬,在田间地里学会的行走?
咱就在田地里长大,甚至还有很多人都是母亲在田地干活的时候,直接生在地里的!
咱们老百姓,就是田地里的泥猴。
咱们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
但是!
咱们——就没见过这么高的亩产!
李树根裤腿抃在腿弯处,满手都是青色的淤泥,脑袋里正在腹诽连连:
已经半个月没下雨了,地里有些干旱,小王公公让他们去挖了淤泥,丢在刨出来的土窝里,然后将红薯藤蔓插上去,再浇点水……
王公公说这是皇帝亲自交代的抗旱法子,说是什么胶状淤泥,能够最大限度的保存湿气,好让苗苗坚持到生根发芽……
面对李树根的疑问,王廉仔细解释道:
“李叔,这是自然的,陛下亲自做的保证,你还能不相信么?”
“再说了,陛下可是说了,两亩地,要是任由你们耕作,那是吃不饱饭的,只有耕作这红薯,咱们才能有了一年的口粮啊!”
王廉不耐其烦的再三解释。
虽然让百姓签下土地承包协议的时候,规定的很明白,前三年种植什么作物,必须听从官府的安排,若不然,就会回收土地。
然而,王廉自然知道,这规定是死的,人却是活的。
一旦老百姓不认真伺弄,那皇帝陛下打算让百万流民在今年秋收时候,实现自给自足的打算,可就落了空!ca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