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王姓,邓州境内王姓多为两支,其一为元朝北遁后,遗留下来的蒙古后人,隐居在九重一带。
而另一支,便是王坚家族繁衍而来。
彭桥镇,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就叫做王家镇。
然而,王坚毕竟是前前朝大将,几百年的变迁,王家在当地,早已没了威信。
明朝时,王坚故乡这里,出了一个大姓井家,虽然没有混到官场上,却也作为乡贤,数度担任乡老,辅佐县衙管理百姓。
于是,井家镇就代替了原本的王家镇,成为了当地的地名。
明中期之后,井家逐渐衰败,在官府势力不彰。
此时崛起的乃是彭家。caso
这彭家,三十年前还是一个小户人家。
彭家人丁不多,搬来彭桥至今,不过才四代人,供养一个彭而述脱产读书,实在是无能为力。
因为特殊的士绅免税制度,使得像彭而述这样的贫困读书人,深得士林的喜爱。
当地富户井家,在彭而述考中童生之后,便承担了他的读书花销。
(也正因为这样,现今当地还有人说彭、井是一家。)
1633年,28岁的彭而述考中了秀才,成为整个南阳境内的名人。
……
(有人说秀才就是初中生,简直要笑掉大牙。
每个县录取的秀才名额,在20名上下浮动。
每年全国新晋秀才,在两万人左右。
顾炎武说:‘明末秀才以上者,每个县以300人计算,总数量不会少于50万人’。
也就是说,士绅这个群体的总数,也就50万多一些,绝对不会超过百万。
咱们就不说初中生了,大学生有多少呢?
不说全国,单单武汉一个市,在校大学生超过了100万人!
21年人普,全国大学生以上者,总数在22亿以上。
秀才相当于初中生?
与秀才这个数量最接近的是——博士生,每年录取75万人左右。
从政治地位、考取难度、福利待遇等综合考量,秀才的含金量,最低应该等同于博士了。
至于举人,一旦
。做官,起步就相当于副市副县,最起码也相当于政法的博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