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这样的赵员外。”
陆行舟神色郑重,一字一句的纠正他的想法,“您不是老了,也不是管不动,而是没有对症下药。”
“其实复文兄跟您的性格很像,都是坚韧执着的人,只是你们追求的方向不同”
“您在年少时想要权势,想要钱财,所以拼命的读书,考取功名。”
“但复文兄在出生后就已经拥有这些,所以他对于考取功名并不感兴趣,他需要的是认可,是认同。”
这是陆行舟对赵复文的总结。
也是他能在短时间内发掘赵复文的天赋,习武上面。
如果说这个人始终开不了窍,只能证明是出发点出错。
解题的公式用错了,就算不断的努力,也不会得到正确的结果。
听到陆行舟的这番话,赵员外颇为意外。
“没想到有一天会是一个小辈告诉我这件事。”
赵员外有些感慨,回想前半生,他在朝堂上步步为营,只为了更高的权势,地位,自然也有金钱。
可到最后什么都有了。
唯独打不成对儿子的教养。
有时候赵员外都在想,是不是对复文的要求太高了。
本来就没有母亲的教养,他作为父亲更应该严格一些。
转念一想,忠良也是这么过来的。
怎么忠良可以,复文就不行呢?
现在想来,赵员外只有无尽的悔意。
“早知道当初不逼着他做哪些厌恶的事情,白白浪费我们多年的父子感情。”
说完这句话,赵员外一下子泄了气,在短时间内便归西了。
对儿子成才的执念始终是赵员外心里的结。
当初能在命悬一线的时候活下来,也是因为这件事。
“老爷!老爷!”
管家跟了赵员外一辈子,从年轻的时候是书童,到现在是管家。
陆行舟看着这一幕,也有些哽咽,出门安排人快马加鞭把赵复文和赵忠良叫了回来。
要是知道赵员外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他就应该早些把两个人叫回来。
两城之间隔了两个时辰的路,当消息通知到,赵复文和赵忠良驾马连夜赶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