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从重庆九龙坡走出来的工程院院士、着名流体控制家杨华勇
院士出生地
杨华勇院士,1961年1月12日出生于重庆市九龙坡。
九龙坡现为重庆市所辖的一个行政区,它位于重庆主城区西南部,东邻南岸区,南接大渡口区,西连璧山区、江津区,北毗沙坪坝区、渝中区。
九龙坡区历史悠久,先秦时期属巴子国江州,是巴子国政治中心区域。
周赧王元年巴子国灭亡后,其地属巴郡江州县。
秦汉晋时期,九龙坡区境一直属巴郡江州县。
南齐永明五年改江州县为垫江县,区境随之属垫江县。
北周保定元年置巴县,此后直至宋元,区境均为巴县属地。
民国初年,九龙坡区属巴县的人和、南泉、马王、土桥4乡。
后历经多次行政区划调整。
1939年属重庆市第八区,1952年巴县多乡镇划入第四区。
1955年重庆市第四区定名九龙坡区。
出生地解码
杨华勇院士出生于重庆市九龙坡,其出生地对他后来成为院士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九龙坡作为重庆的重要区域,有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和生活氛围。
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让杨华勇养成了坚韧、勤奋和勇于探索的性格特点。
重庆的山水地貌以及城市发展中展现出的拼搏精神,或许在一定程度上激励着他在学术道路上不断前行。
九龙坡区拥有一定的教育资源,为他早期的学习提供了基础条件。
良好的中小学教育环境,能让他在知识启蒙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了他对学习的兴趣和科学思维能力,为日后在学术领域的深入研究创造了条件。
重庆地域文化中蕴含的创新、实干等元素,可能融入到杨华勇的价值观中。
这种文化情怀促使他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努力奋斗,为家乡、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成为他追求卓越、攀登科学高峰的内在动力之一。
然而,杨华勇院士能够成为院士,更主要的是归因于他自身的天赋、勤奋努力、对学术的执着追求以及在流体传动与控制等领域持续不断的创新和卓越贡献。
院士求学之路
1978年9月,杨华勇进入华中工学院(2000年组建为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系液压传动及控制专业学习。
1982年7月,杨华勇从华中工学院毕业,获得学士学位。
1984年9月,杨华勇前往英国巴斯大学流体传动及控制专业学习,先后于1986年3月获得硕士学位、1988年3月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求学之路解码
杨华勇院士的求学之路,为他后来成为院士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