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建荣在国内最早提出大批量定制技术体系与理论方法,实现了产品配置设计、变型设计、递归化设计与可视化设计。
他开发了多种面向订单的设计系统,解决了用户需求个性化与产品设计周期长、生产效率低,以及传统产品配置设计难以创新等问题。
这些成果应用于汽轮机、电梯等多种国产重要装备设计。
谭建荣提出工程过渡状态、模糊状态、随机状态建模与数字样机集成仿真技术,为复杂装备设计与分析提供新方法和手段。
这些技术能更精准地模拟和预测复杂装备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表现,有效降低研发成本和风险。
谭建荣提出数值与几何相结合的复杂装备多部件关联、多层次配置与多参数匹配分析技术。这些技术提高了复杂装备设计效率和质量,确保复杂装备各部件在不同工作条件下都能实现性能的最优匹配。
2004年,谭建荣的“大批量定制的技术体系及其在国产重要装备设计中的应用研究”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6年,谭建荣的“基于智能计算的产品概念设计与虚拟样机技术研究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1年,谭建荣的“复杂装备与工艺工装集成数字化设计关键技术及系列产品开发”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多需求映射非标转化等方面取得创新突破。
2012年,谭建荣的“基于ASpSaaS的制造业产业价值链协同平台”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20年,谭建荣的“高性能龙门加工中心整机设计与制造工艺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谭建荣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185篇,其中ScIEI检索142篇,引用1600多次。
谭建荣出版了《智能设计理论与方法》《图学基础教程》《机械设计基础》等学术专着9本。
科研之路解码
谭建荣院士的研究成果,对他后来成为院士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谭建荣院士提出多品种大批量定制设计技术等多种先进技术。
这些技术创新为机械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提供新方法。
它们提升了国产装备设计水平,缩短产品研发周期、提高质量和效率。
这些成果让他在机械工程领域建立起深厚专业基础与技术优势,成为领域技术引领者。
他的研究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等众多奖项。
这些高规格奖项是对其科研成果的高度认可,使他在行业内声誉大增,影响力广泛传播,得到同行专家高度尊重与肯定,为当选院士增加了重要砝码。
谭建荣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百余篇高水平论文,上百次被ScIEI检索,出版多本学术专着。
这些成果展示了他的学术深度与广度,使他在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中拥有更多话语权。
同时,这些成果推动了学科理论发展,让他在学术评价体系中占据优势地位。
谭建荣的研究成果被列为2004年机械工业科学技术9项重大进展之一,并在汽轮机、电梯等众多制造企业成功应用。
这些成果有效支撑国产重要装备设计创新,推进装备制造企业技术进步和数字化发展。
他本人为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建设贡献巨大,体现了科研成果的社会价值,契合院士服务国家和社会的要求。
谭建荣的教学成果,也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培养大批优秀机械工程人才。
他的教育贡献为行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展现了作为学者在教育领域的担当与成就,从人才培养角度为他成为院士增添了有力支持。
后记
谭建荣院士的出生地浙江湖州,其浓厚的文化底蕴、扎实的产业基础,奠定了他的职业兴趣。
求学之路上,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到华中科大、浙江大学,他实现了知识积累到专业深化与跨学科融合。
从业之路上,他在湖州机床厂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他在浙大等高校工作获得了丰富的学术资源。
科研之路上,他拥有多项技术创新、众多科研奖项、丰硕学术成果及广泛成果应用,全方位提升了他的专业水平、行业影响力与社会贡献。
以上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共同作用,最终使他成功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温馨提示:下一位院士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