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一家人俨然是一副对吴明确信不疑的样子,荷花满肚子的问题只好硬生生咽下。
没等她回过神来,周氏忽然从荷花手里夺过那块银子,硬塞给吴明。
&ldo;小明啊,这银子是你的,你自己拿着。&rdo;
荷花看着空荡荡的手心,满脸不敢置信。
这又是什么情况啊?明明是她拿出来的银子,怎么转眼就被夺走了!
果然财不能露白,就算是自己亲娘也不能相信啊!
吴明看了看手里的银子,又看看目露凶光的荷花,脊背顿时一凉。
&ldo;婶子,这银子我拿着也没用,还是婶子收起来吧。&rdo;他立刻真心实意地推辞。
周氏刚听了一个苦命孤儿的凄惨故事,怎么可能再剥削这可怜的孩子,说什么也不肯收。
荷花忍不住说道:&ldo;娘,你就收着吧,回头上庙会给小明买点儿好吃的好玩的,不就行了么?&rdo;
吴明总算找到了理由,也附和道:&ldo;婶子,这银子也不多,就当是我的饭钱了。&rdo;
&ldo;你这孩子咋这么见外?婶子不是说了么,以后这就是你家,哪有在自家吃饭还要交钱的!&rdo;周氏坚持已见。
东北人自古就是性子豪爽,就算家里再穷,砸锅卖铁也要招待好客人,这是原则问题。
荷花实在拿周氏没办法,只好用目光示意吴明收下。
大不了等周氏看不见的时候,她再跟小明把银子要回来呗,反正周氏也不会追问吴明把银子花哪儿了。
一顿香喷喷的鱼汤,因为吴明的身世问题少了不少滋味。
但是从这顿鱼汤开始,吴明就正式成为了田家的一员。
正文第044章来人
本来正月里是不许动针线的,据说是正月了动针线会一年都会忙碌不得闲,但是荷花认为,这就是有钱人家的说法,穷人家是没有什么讲究的。
自从他们一家被王氏赶出来,就相当于失去了生活来源,虽然这几天吃得好也过得舒心,但是往后的日子怎么过,依然像是一块沉甸甸的大石头,压在田大强和周氏心上。
所以一家刚在老屋安顿下来,周氏就叫翠花和杏花多做点儿针线活,希望能借此贴补家用。
翠花虽然性子风风火火的,做针线却是又快又好,杏花性子慢手又笨拙,只能打打络子。
荷花因为年纪小,身子又不好,周氏心疼她,就只让她做些轻省的活计,而荷花在屋里根本闲不住,瞅着周氏不注意就带上吴明,去河里钓鱼去。